胃肠道癌
胃肠道癌(gastrointestinal cancer)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胃癌和结直肠癌。胃癌(gastric cancer)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胃腺癌;发病与地域、饮食、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关系密切。胃肠道癌可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英文名称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相关中医疾病

噎膈、伏梁、癥瘕、肠蕈、锁肛痔

遗传性

胃肠道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部分患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肿瘤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腹部,胃,肠

常见症状

胃癌常见上腹痛、厌食、乏力、恶心、呕吐等,结直肠癌常见腹泻、便秘、便血、贫血等

主要病因

胃肠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便常规、潜血试验、肿瘤血清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检查、胃黏膜组织活检、腹部超声、X线钡剂灌肠、CT结肠成像、结肠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

重要提醒

胃肠癌可导致不良预后,患者一旦发现消化道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尽早治疗。

临床分类

1、胃癌

(1)基于组织病理学分类: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包括肠型和弥漫型;此外,还有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未分化癌等。

(2)基于胃癌的进程分类

①早期胃癌: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不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②进展期胃癌:病灶深度超过黏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胃癌;病灶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外者称晚期胃癌。

2、结直肠癌

(1)基于组织病理学分类

①腺癌: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又可以分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其中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最多见,占75%~85%,其次是黏液腺癌,占10%~20%。

②腺鳞癌:腺鳞癌和鳞癌主要见于直肠下段和肛管,较少见。

③未分化癌:癌细胞弥漫呈片状或团状,不形成腺管结构,细胞排列无规律,癌细胞较小,形态较一致,预后差。

(2)基于发病部位分类

①直肠癌: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直肠长约15~18cm)。

②左半结肠癌:指腹部左侧结肠发生的癌,包括左侧横结肠癌、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癌。

③右半结肠癌:指腹部右侧结肠发生的癌,包括盲肠癌、升结肠癌和右侧横结肠癌。

(3)基于肿瘤肉眼观察的大体形态分类

①溃疡型:肿瘤表面形成深达肠壁肌层的溃疡,肿瘤可穿破肠壁,向周围漫润,转移较早。

②隆起型:肿瘤向肠腔突出,肿块较大时表面可有溃疡,向周围浸润少。

③浸润型:肿瘤沿着肠壁生长,使肠壁增厚,肠腔变窄,但表面常无隆起或溃疡。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1、胃癌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55~77岁为胃癌高发年龄段,35岁以下者较少。

2、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但30岁以下的青年结直肠癌并不少见。

死亡率

1、胃癌的全国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6/10万(男性21/10万,女性10/10万),近年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

2、我国2005年结直肠癌男女死亡率分别为8.6/10万和5.4/10万。

发病趋势

1、近年来胃癌发病有低龄趋势。

2、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与现代人饮食改变如高脂肪饮食等原因相关。

好发人群

1、胃癌

(1)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

(2)Hp抗体阳性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

2、结直肠癌

(1)男女差别不大,但直肠癌多见于男性,结肠癌年轻患者以男性为主。

(2)缺钼地区结直肠癌多发。

(3)石棉工人发病风险较高;宫颈癌患者在接受局部放射治疗后,出现直肠或乙状结肠癌的概率较大;胆囊切除术后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约1.5倍。

好发地区

1、胃癌全球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2/3胃癌病例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地理分布上,以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为主。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

2、结直肠癌发病率在世界不同地区差异很大,以北美洲、大洋洲最高,欧洲次之,亚非地区较低。我国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明显高于北方。

病因

总述

胃肠道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与多种因素相关。根据恶性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胃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相关的因素也不相同。胃癌的常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结直肠癌的发病与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

1、胃癌

(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火山岩地带、高泥碳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等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

(2)饮食因素: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可增加危险性。长期食用含硝酸盐较高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胃内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3)感染因素:幽门螺旋杆菌(Hp)被认为是胃癌的重要致癌原。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Hp列为人类1类致癌因子。

(4)遗传因素: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3倍。这可能也反映了家庭成员共有的环境因素,少数胃癌属“遗传性胃癌易感综合征”。浸润性胃癌有更高的家族发病倾向,提示该型与遗传因素有关。

(5)癌前状态:包括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癌前疾病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癌前病变是指较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主要指异型增生,较易转变为胃癌。

2、结直肠癌

(1)环境因素: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结直肠癌发病主要因素,肠道菌群紊乱亦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2)遗传因素:结直肠癌分为遗传性(家族性)与非遗传性(散发性)。有些疾病如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等疾病也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3)饮食生活习惯:如过食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摄入不足,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等。

危险因素

1、胃癌

(1)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快、暴饮暴食,容易对胃黏膜造成损伤,长期作用引起慢性胃炎和不典型增生,是引发癌变的重要因素。

(2)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食用过冷、过热、过于粗糙或刺激性以及高盐食物。

(3)长期抽烟,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造成胃黏膜功能紊乱,可使胃癌发病风险增加。

(4)胆结石患者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2、结直肠癌

(1)结直肠腺瘤。

(2)炎症性肠病(IBD):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UC)可发生癌变,多见于幼年起病、病变范围广而病程长或伴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者。

(3)其他高危人群或高危因素:①大便隐血阳性。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③本人有癌症史。④长期吸烟者或肥胖者。⑤符合以下6项之任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⑥有盆腔放疗史者。

症状

总述

胃肠道癌的症状多样,根据恶性肿瘤发生位置的不同,胃癌和结直肠癌有不同的症状。早期患者可无明显表现,后逐渐出现症状。胃癌以上消化道表现为主,比如上腹胀痛、食欲下降等。结直肠癌可有大便规律及性状的改变。随着恶性肿瘤进展,还可出现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表现。

典型症状

1、胃癌

(1)早期胃癌

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2)进展期胃癌

除上述早期胃癌的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②若胃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等症状。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的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④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⑤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而出现腹泻。

(3)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2、结直肠癌

(1)排便习惯改变与粪便性状改变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有痢疾样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也可表现为腹泻与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粪质无明显黏液脓血,多见于右侧结直肠癌。

(2)腹痛多见于右侧结直肠癌,表现为右腹钝痛,或同时涉及右上腹、中上腹;病变可使胃-结肠反射加强,可出现餐后腹痛。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时腹痛加重或表现为阵发性绞痛。

(3)结直肠癌腹部肿块以右腹多见,肿块质硬,结节状。

(4)多数直肠癌患者经指检可以发现直肠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呈结节状,有肠腔狭窄,指检后的指套上有血性黏液。

(5)患者由于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晚期患者有进行性消瘦、恶病质、腹水等表现。

病情发展

1、胃癌

(1)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时可出现吞咽困难。

(2)胃癌并发幽门梗阻时可有恶心、呕吐。

(3)溃疡型胃癌出血时可引起呕血或黑粪,继之出现贫血。

(4)胃癌转移至肝脏可引起右上腹痛,黄疸和(或)发热。

(5)癌细胞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呃逆、咯血。

(6)累及胸膜可产生胸腔积液而发生呼吸困难。

(7)肿瘤侵及胰腺时,可出现背部放射性疼痛。

2、结直肠癌

(1)淋巴结转移时患者可在体表扪及肿大的淋巴结。

(2)脑转移时患者可出现头痛、视力障碍、精神异常、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偏瘫、共济失调、幻嗅等症状。

(3)骨转移时患者可出现胸背、四肢疼痛、病理性骨折、瘫痪等症状。

(4)肝转移时患者可有上腹肿块、肝区疼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

(5)小肠及肠系膜转移时患者可出现腹痛、口腔粪臭味、大便含食物残渣等表现。

并发症

1、胃癌可引起穿孔,多见于幽门前区的溃疡型癌。

2、结直肠癌的并发症见于晚期,主要有肠梗阻、肠出血及癌肿腹腔转移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反复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厌食、乏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血常规、生化全项(肝肾功能+血清铁)、大便常规、潜血试验、腹部超声、X线钡餐造影检查、计算机断层摄影(CT)结肠成像、纤维胃肠镜检查、胃肠道黏膜组织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会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体征。医生可能发现下腹部盆腔包块、异常肿块、腹部压痛等,初步了解患者病情。还可能进行直肠指诊。患者向左侧卧,臀部靠近床边,放松肛门,医生用戴有手套的右手示指涂上润滑油,告知患者后轻轻插入肛门进行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胃癌

(1)血常规:缺铁性贫血较常见,若伴有粪便隐血阳性,提示肿瘤有长期小量出血。

(2)血生化:肝功能异常提示可能有肝转移。

(3)大便常规+潜血试验:判断患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胃癌患者常呈持续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

(4)肿瘤血清学检查:癌胚抗原(CEA)可能出现异常数值。

2、结直肠癌

(1)大便常规+潜血检查(FOBT):对结直肠癌患者可作为普查筛检或早期诊断的线索。

(2)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

(3)尿常规:观察有无血尿,结合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是否侵犯泌尿系统。

(4)肿瘤血清学检查:该检查对于诊断、治疗、评价疗效、随访均有意义,一般常规进行癌胚抗原(CEA)测定。

影像学检查

1、X线钡餐造影

为了明确胃黏膜是否有溃疡存在,医生可能建议做X线钡餐造影检查。检查前患者需服用一定剂量的钡剂,然后在X线下进行检查。X线钡餐可能发现胃内的溃疡及隆起型病灶,分别呈龛影或充盈缺损;如有黏膜皱襞破坏、中断或消失,病灶附近胃黏膜僵直,蠕动消失,则胃癌可能性大。

2、X线钡剂灌肠

为了明确结直肠是否有肿瘤存在,医生可能建议做X线钡剂灌肠,可发现充盈缺损、肠腔狭窄、黏膜皱襞破坏等征象,显示癌肿部位和范围。

病理检查

1、胃癌

胃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黏膜情况,并取组织活检,有助于胃癌的诊断。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在该检查中,医生使用一根带有摄像头的纤维软管,从口腔进入,通过食管的自然腔道进入胃、十二指肠,观察病变的情况、范围,并获得黏膜标本。

2、结直肠癌

结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黏膜情况,并取组织活检,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组织病理学活检可明确病变性质,是肠癌治疗的依据。

其他检查

1、胃癌病灶处的超声内镜(EUS)

可以判断肿块位于胃内还是胃外,观察肿瘤侵犯胃壁的深度,有助于区分早期和进展期胃癌,还能了解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2、CT结肠成像

主要用于了解结直肠癌肠外浸润及转移情况,有助于进行临床病理分期,以便医生制订治疗方案,对术后随访亦有价值。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患者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情况。然后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胃镜、结肠镜及黏膜活检是胃肠癌诊断的关键。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肠阿米巴病、肠结核、阑尾病变、克罗恩病、痔、功能性便秘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胃癌

(1)浅表性胃炎:常有食欲减退、腹部胀满感,偶有恶心呕吐;通常在劳累受寒或饮食不当时发作;没有极度消瘦、疲乏等恶病质征象。胃镜和X线钡剂造影检查很容易与胃癌鉴别。

(2)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黏膜发生的炎性缺损,通常与胃酸分泌异常有关,病变可穿透黏膜肌层或到达更深层次。具体表现为反复或周期性发作的上腹痛,可能有钝痛、灼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等的区别。胃镜及组织学活检可以鉴别二者。消化性溃疡在胃镜下可见圆形或类圆形溃疡,深而壁硬,或呈斜漏斗状,溃疡边缘常有增厚及充血水肿,溃疡基底光滑,常覆以灰白或灰黄色的纤维膜或纤维脓性膜。可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

(3)胃良性息肉:又称胃腺瘤,是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60~70岁多见,较小的腺瘤通常无明显症状,较大者可导致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恶心、偶见黑便。胃腺瘤应和早期隆起型胃癌相鉴别,胃镜活检可确诊。

(4)胃巨大皱襞症:多见于胃上部大小弯处,和浸润型胃癌相鉴别。X线检查显示胃黏膜呈环状或弯曲改变,而浸润型胃癌多为直线型增粗。此外,巨大皱襞症常伴发低蛋白血症,而浸润型胃癌可见恶病质。

2、结直肠癌

(1)阑尾炎:盲肠癌常有右下腹疼痛和肿块,且常发热,容易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结合病史及钡剂灌肠X线检查常可诊断。

(2)消化性溃疡、胆囊炎:右半结肠癌尤其是肝曲结肠、横结肠癌引发上腹不适或疼痛、发热、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右上腹肿块等,易误诊为溃疡病、胆囊炎,结合病史和X线检查常可诊断。

(3)痢疾:左半结肠或直肠癌常出现黏液血便或脓血便,大便频或腹泻,易误诊为结肠炎,通过乙状结肠镜检查及细致的体格检查鉴别。

(4)痔:内痔的症状是无痛性出血,可能是粪便带血,也可能是肛门滴血或线状流血。直肠癌患者也有便血,但就诊时常出现肛门直接刺激症状。两者鉴别通过肛门直肠指检或直肠镜检查。

(5)肛瘘:肛瘘通常先有肛周脓肿,以局部疼痛开始,脓肿破溃后形成瘘,症状缓解,无直肠癌或肛肠癌的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

治疗

治疗原则

胃肠道癌可通过手术、靶向药物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胃肠道癌需要针对性的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一般治疗

1、胃癌

(1)Hp主要在家庭内传播,避免导致母-婴传播的不良喂食习惯,并进行分餐制,以减少感染Hp的机会。

(2)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吸烟。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

2、结直肠癌

(1)改善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高膳食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可增加维生素D和钙剂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避免长期吸烟和长期大量饮酒。

(2)合理体育锻炼,防止肥胖。

药物治疗

1、靶向治疗

(1)胃癌:靶向药物一般只杀伤癌细胞,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损伤或损伤较小,但是仅适用于有特定基因或靶点的人群。目前胃癌靶向治疗应用较多的药物是曲妥珠单抗,但仅对部分胃癌患者有效。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决定用药方案。

(2)结直肠癌:主要为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靶向药物一般只杀伤癌细胞,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损伤或损伤较小,但是仅适用于有特定基因或靶点的人群。

2、抑制胃酸药物

能保护胃黏膜,如奧美拉唑、洋托拉唑等。

3、镇痛药物

有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的作用,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用药。如盐酸羟考酮、吗啡等。

相关药品

曲妥珠单抗、奥美拉唑、洋托拉唑、盐酸羟考酮、吗啡、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

手术治疗

1、胃癌

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切除和外科手术。

(1)内镜治疗技术

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以及其它治疗方法(激光疗法、氩气刀和微波治疗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指在内镜下将黏膜病灶整块或分块切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时,医生会选择使用的特殊电切刀,在内镜下逐渐分离黏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的组织,最后将病变黏膜及黏膜下层完整剥离。激光疗法、氩气刀和微波治疗等方法可以去除肿瘤,有一定治疗效果。

(2)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胃癌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与非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手术会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并且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非根治性手术主要包括姑息手术和减瘤手术,能缓解患者出血、梗阻等症状。

2、结直肠癌

(1)内镜、腹腔镜手术

可通过内镜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的方式将病变切除。

(2)外科手术

也可选择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外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的位置和分期以及患者既往患有的其他疾病情况,决定手术切口和手术方式,以尽量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

放化疗

1、放疗

放射疗法使用辐射性的高能量束,杀死癌细胞。一些患者手术前可通过放疗来缩小肿瘤,以便更容易将其切除。也可以在手术后使用放疗,杀死任何可能残留的癌细胞。目前一般推荐放疗化疗联合使用。放疗后会出现放射性炎症、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适。

2、化疗(通过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化疗分类:①术前以缩小肿瘤、争取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为目的的新辅助化疗;②术后预防复发的辅助化疗;③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姑息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卡培他滨、环磷酰胺等。

中医治疗

中医药对胃肠癌的主要干预手段有药物治疗、针灸疗法等,癌病属于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类疾病,所以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初期邪盛正虚不明显,当先攻之;中期宜攻补兼施;晚期正气大伤,不耐攻伐,当以补为主,扶正培本以抗邪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积极意义。做好预防对减少发病有重要意义。既病之后加强饮食调养,调畅情志,注意休息,有利于癌病的康复。

1、辨证论治

(1)胃癌

①脾气虚证:予以健脾益气,主方用四君子汤。

②胃阴虚证:予以养阴生津,主方用益胃汤。

③血虚证:予以补血益气,主方用四物汤。

④脾肾阳虚证:予以温补脾肾,主方用附子理中丸合右归丸。

⑤热毒证:予以清热解毒,主方用清胃散或泻心汤。

⑥痰湿证:予以化痰利湿,主方用二陈汤。

⑦血瘀证:予以活血化瘀,主方用膈下逐瘀汤。

⑧肝胃不和证:予以疏肝和胃,主方用柴胡疏肝散。

(2)结直肠癌

①湿热郁毒证:予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主方用槐角丸。

②瘀毒内阻证:予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方用膈下逐瘀汤。

③脾肾双亏证:予以温阳益精,主方用大补元煎。

④肝肾阴虚证:予以滋肾养肝,主方用知柏地黄丸。

2、常用中成药

(1)胃癌: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华蟾素片、消癌平片、百令胶囊、鸦胆子油软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参芪十一味颗粒、养血饮、健胃消食口服液等中成药。

(2)结直肠癌: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华蟾素片、复方斑蝥胶囊、安替可胶囊、西黄丸、西黄胶囊、平消胶囊、小金胶囊、康力新胶囊、贞芪扶正胶囊、健脾益肾颗粒等。

3、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可改善肿瘤患者的部分症状具有较好镇痛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可在放化疗前进行针灸治疗,更有效减轻放化疗反应。

(1)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常用取穴有足三里、关元、三阴交、胃俞、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内关等;镇痛可取穴有夹脊、合谷、太冲。

(2)减轻放化疗反应:可取穴有大椎、足三里、三阴交等。可根据不同症状,配合艾灸,或用温针灸法或艾炷灸法。

以上均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或针灸。

其他治疗

1、免疫治疗是目前胃癌的最新治疗手段,该治疗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功能,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监视功能,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杀灭肿瘤,因此相对于放化疗,副作用较小。如卡介苗、干扰素等。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2、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治疗研究较多,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均可作为辅助疗法。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胃肠道癌患者的预后与疾病类型、治疗的时机、治疗是否彻底、患者的自身情况、是否发生转移等因素有关。早期治疗、无转移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可能预后较差。

危害性

1、恶性肿瘤,可危及患者生命,减少寿命。

2、难治性疾病,治疗周期长,过程痛苦,治疗成本高,可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3、可转移,可复发,难以根治。

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治愈性

早期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症状能得到缓解。但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可能有不良预后。

复发性

即使是接受了治疗,胃肠道癌术后仍有可能出现复发。

转移性

1、胃癌有四种扩散方式:

(1)直接蔓延 侵袭至相邻器官:胃底贲门癌常侵犯食管、肝及大网膜,胃体癌则多侵犯大网膜、肝及胰腺。

(2)淋巴结转移 一般先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再到远处淋巴结。

(3)血行播散 晚期患者可占60%以上。最常转移到肝脏,其次是肺、腹膜及肾上腺,也可转移到脑、肾、骨髓等。

(4)种植转移 癌细胞侵及浆膜层脱落入腹腔,种植于肠壁和盆腔。

2、结直肠癌的转移途径包括:

(1)直接蔓延。

(2)淋巴转移。

(3)血行播散 肺、肝脏、骨骼及大脑是大肠癌最容易转移到的脏器。

生存周期

胃肠道癌患者的生存周期与疾病的类型、患者的病情有关,无一致结论。

日常

总述

日常生活中注意给予胃肠道癌患者爱与关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医嘱按时用药,适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疾病的恢复,改善预后,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患者要树立良好心态,尽早静下心来,去正规医院接受合理治疗,而不是不停地打听各种信息、偏方、特效药,结果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2、家属应多陪伴患者,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支持。

3、患者会在一些小事和枝节问题上,对自己家属、亲朋好友大发雷霆。所以,家属应充分体谅患者,帮助其走出不良情绪。

用药护理

患者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适应积极报告医生。不可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术后护理

1、预防感染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注意保持创口卫生清洁干燥,遵医嘱服用相应预防感染的药物。

2、活动管理

待身体允许后,可下床活动。视病情可于术后第1天在床上坐起进行轻微活动,第2天在他人的协助下,下地在床边活动。具体的活动时间由患者的病情决定,如身体情况差,不要急于活动。

生活管理

1、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日常生活中锻炼和运动要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自觉舒适为宜。待完全恢复后可以以有氧运动为主,可选择散步、骑自行车、瑜伽等。

3、养成良好、规律的排便习惯。如果有大便困难的情况,可咨询医生解决方法。

病情监测

本病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做了根治手术的患者,亦应随时监测自身症状变化,如果出现消化道症状(反酸、烧心、呕血、黑便等)、体重下降、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情况时,及时就医。

复诊须知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复查时间与患者的病情有关。及时了解恢复情况以及疾病是否复发。

饮食

饮食调理

胃肠道癌的发生与复发与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如对饮食有疑问,可咨询医生详细的饮食方案。

饮食建议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坚持少食多餐。

2、选择温热、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减少对消化道刺激。

3、补充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虾、瘦肉、豆制品。

4、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摄入。

5、患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可适当食用大枣、菠菜、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铁质的食品。

6、每日三餐定时定量,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饮食禁忌

1、日常生活中应该戒烟戒酒。

2、严禁暴饮暴食。

3、避免进食刺激消化道的食物,如辛辣的食物、过甜或过咸的食物。

4、避免吃霉变、熏制、腌制等类别的食品。

5、忌食生、冷、硬、辣和过热的食物,防止消化不良和腹泻。

6、少食高纤维食物,以免未消化的粗纤维阻塞肠道,尤其刚手术后应禁食豆饭、玉米粥、坚果等粗粮。

7、少吃容易胀气或会产生臭味的食物,如洋葱、蒜、番薯、豆类、莴笋、萝卜、啤酒、可乐、芝士、鸡蛋等。

预防

预防措施

胃肠道癌病因复杂,尚无有效疫苗,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发病可能。

1、按时进食,定量进食,避免经常挨饿或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霉变的食物。

2、避免进食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基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水和食物。尽量减少进食熏烤食品、烧烤肉类、熏肉、熏鱼干、煎炸食品等。

3、戒烟戒酒。

4、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期进行Hp检查,一旦发现早期进行抗Hp治疗。

5、保持精神愉快,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

6、积极治疗胃部、肠道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等。

7、积极锻炼,保持正常体重。

8、有家族史的患者注意定期检查,争取尽早发现异常,尽早治疗。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1、突然呕血,排柏油样黑色粪便,伴乏力、头晕、面色苍白。

2、腹部疼痛突然比较剧烈,且持续不缓解。

以上均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上腹部反复疼痛或不适。

2、长期出现食欲缺乏、嗳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3、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4、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消化内科或肿瘤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4、若考虑进行结肠镜检查,检查前3天,停服铁剂药品,开始进食半流质或低渣饮食,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或其他抗凝剂。

5、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6、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7、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的大便平时正常吗?有没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有没有黑便或大便性状改变?

4、您饮食习惯规律吗?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过烫的食物?

5、您平时生活压力大吗?出现胃部不适与情绪有关吗?

6、您以前有过胃肠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7、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8、您有消化道疾病的家族史吗?

9、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胃癌(或结肠癌、直肠癌)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是早期还是晚期吗?

4、我需要做胃镜、结肠镜或直肠镜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需要放化疗吗?哪一种治疗手段能够根治?哪一种治疗手段对人体副作用更小?

8、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适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