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西药名。为抗血栓形成药。用于已有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血栓形成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降低脑卒中或脑卒中再发的危险。

通用名称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

英文名称

Aspirin and Dipyridamole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汉语拼音

Asipilin Shuangmidamo HuanshiJiaonang

药品类型

抗血栓形成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 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双嘧达莫、阿司匹林。

  • 性状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黄色球形小丸和白色片。

  •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已有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血栓形成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降低脑卒中或脑卒中再发的危险。

  • 规格

    双嘧达莫200mg,阿司匹林25mg。

  •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1粒(阿司匹林25mg和双嘧达莫200mg),每日二次,早晚各服一次。可与食物同服,也可分开。本品应整粒吞服,不能咀嚼。

  • 不良反应

    以下为文献报道的或是上市后使用中发现的有关双嘧达莫和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1、全身:低体温、胸痛。

    2、心血管:心绞痛。

    3、中枢神经系统:脑水肿。

    4、体液和电解质: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低钾血症。

    5、胃肠道:胰腺炎、雷伊综合征、呕血。

    6、听觉和前庭障碍:耳聋。

    7、过敏:急性过敏、喉水肿。

    8、肝胆系统异常:肝炎、肝功能衰弱。

    9、肌肉骨骼:横纹肌炎。

    10、代谢与营养异常:低血糖、脱水。

    11、血小板、出血、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

    12、生殖系统:孕期及产程延长、死胎、新生儿低体重、产前产后出血。

    13、呼吸系统:呼吸过缓、呼吸困难。

    14、皮肤及附件异常:皮疹、脱发、血管性水肿、斯-约二综合征。

    15、泌尿生殖系统:间质肾炎、乳头坏死、蛋白尿。

    16、血管:变应性脉管炎。还有些不良事件与用药的因果关系还不明确:如畏食、先天性贫血、各类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多。

  • 禁忌

    下列患者禁用:

    1、对双嘧达莫过敏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具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和鼻息肉患者。

    4、患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危险的患者。

    5、口服抗凝剂(如肝素、双香豆素、氨苄喹哌啶及尿素)类药物患者。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7、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8、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9、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10、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 注意事项

    1、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患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如不稳定心绞痛或新近发生的心肌梗塞等的患者)慎用。

    3、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以防出血的发生。

    4、在服药期间不宜进行外科手术,以免发生大出血。

    5、低血压患者慎用。

    6、患有痛风、月经过多的患者应酌情慎用。

    7、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8、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9、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1)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如腹痛、呕血、黑便等,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

    (2)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10、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1)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

    (2)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如果发生应采取的步骤。患者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应该马上寻求医生帮助。

    11、和所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样,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1)服用噻嗪类或髓袢利尿剂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

    (2)高血压病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本品。在开始本品治疗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

    12、有高血压和/或心力衰竭(如液体潴留和水肿)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13、N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应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在第一次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1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5、儿童用药: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未建立。

    16、老年用药:国外文献报道,老年健康人(>65岁)用本复方制剂后,双嘧达莫血浆浓度(以AUC检测)比55岁以下的血浆浓度高40%。提示,老年人应用本品应适当调整剂量。

    17、药物过量:由于双嘧达莫与阿司匹林的比率,故本品的药物过量可能与双嘧达莫的药物过量的体征和症状一致。

    (1)双嘧达莫药物过量的主要症状如:发热、面红、出汗、不安、感觉无力及眩晕,偶可观察到血压下降及心动过速。对症治疗可包括洗胃,使用升压药。因为双嘧达莫高度蛋白结合,故透析无益处。

    (2)阿司匹林:水杨酸的毒性主要来自于急性摄取(药物过量)或长期毒性。水杨酸过量的早期信号,包括耳鸣,血浆浓度接近200μg/mL时即产生。阿司匹林血浆浓度超过300μg/mL时,产生明显的毒性;超过400μg/mL时,产生严重的毒性。成人阿司匹林的致死量约为30g。治疗主要有支持疗法,包括水杨酸的清除,保持体内酸碱与电解质的平衡。

  • 药物相互作用

    1、腺苷:已有文献报道,双嘧达莫可提高腺苷的血药浓度及心血管的作用。需要时应调整腺苷的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阿司匹林间接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通道,与阿司匹林共同给药,ACE抑制剂的降钠及降血压作用降低。

    2、乙酰唑胺:阿司匹林与乙酰唑胺共用时,由于它们在肾小管竞争性排泄,可导致乙酰唑胺血清浓度升高。

    抗凝剂治疗(肝素和华法令):使用抗凝剂治疗的病人,因药物间相互作用及对血小板的影响,加大了出血的危险性。阿司匹林可置换与蛋白结合的华法令,导致延长了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阿司匹林增加肝素的抗凝活性,加大了出血的危险。

    3、抗惊厥药:水杨酸可置换蛋白结合的苯妥英和丙戊酸,导致苯妥英的总浓度降低及提高血清丙戊酸水平。

    4、β-阻断剂:与阿司匹林同服,抑制肾前列腺素,导致降低肾血流,降低β-阻断剂的降压效果。

    5、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双嘧达莫可抵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抗乙酰胆碱酯酶的效果,因此,有可能加重肌无力。

    6、甲氨蝶呤:水杨酸可抑制甲氨蝶呤的肾清除,引起骨髓毒性,特别是在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者。

    7、利尿剂:在肾脏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合用阿司匹林和利尿剂时,可能会减低利尿剂的疗效。

    8、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能增加出血或导致肾功能降低。

    9、口服降糖药: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可增加降糖药的有效性,导致低血糖。

    10、抗痛风药(丙磺舒及苯磺唑酮):水杨酸可消除抗痛风药的促尿酸排泄作用。

  • 药理作用

    1、磷酸氟达拉滨为抗病毒药阿糖腺苷的氟化核苷酸类似物,9--D-阿拉伯酸-呋喃基腺嘌呤(ara-A),可相对地抵抗腺嘌呤脱氨基酶的脱氨基作用。

    2、磷酸氟达拉滨在体内被快速地去磷酸化成为2F-ara-A,后者可以被细胞摄取,然后被细胞内的脱氧胞苷激酶磷酸化后成为有活性的三磷酸盐2F-ara-ATP。该代谢产物可以通过抑制核糖核酸还原酶、DNA聚合酶、和,DNA引物酶和DNA连接酶的活性从而抑制DNA的合成。此外还可以部分抑制RNA聚合酶II的活性从而减少蛋白的合成。

    3、2F-ara-ATP作用机理的某些方面还不清楚,估计主要是通过影响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其中抑制DNA的合成是其主要作用。另外,体外研究显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淋巴细胞用2F-ara-A处理后,出现广泛的DNA片段化和细胞凋亡。

  • 毒理作用

    1、遗传毒性:双嘧达莫和阿司匹林(1∶5)联合用药,Ames试验、小鼠和苍鼠体内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实验结果均为阴性。

    2、生殖毒性:双嘧达莫和阿司匹林按比例1∶4.4经口服给予大鼠和家兔,剂量分别高达405(75+330)mg/kg/天和135(25+110)mg/kg/天,均未见致畸作用,但大鼠出现流产。在这些试验中,大鼠和家兔分别单独给予阿司匹林300mg/kg/天和110mg/kg/天(按mg/kg计算,分别相当于人推荐剂量的330和110倍),出现致畸作用,分别为(大鼠)脊柱裂、露脑、小眼球等和(家兔)颅骨与上颌发育不全、皮肤透明等。

    3、致癌性:小鼠和大鼠分别经口给予双嘧达莫111周和128-142周,剂量为8、25和75mg/kg(按50公斤的人推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3和9倍),未见明显致癌性。

  • 药代动力学

    据国外文献报道,阿司匹林与双嘧达莫间无显著的相互作用。各成份的动力学参数并未因合并给药(如复方双嘧达莫缓释胶囊)而发生改变。

    1、双嘧达莫:

    (1)吸收:单次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阿司匹林25mg和双密达莫200mg)后,双嘧达莫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3.39±0.90小时,峰浓度为1686.01±473.06ng/ml。每日一次,多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阿司匹林25mg和双嘧达莫200mg)后,第7~8天血药浓度达稳态,双嘧达莫的稳态平均血药浓度为409.33±127.72ng/ml。

    (2)分布:双嘧达莫具有高度亲水性(logP=3.71,pH=7);但是,动物研究结果显示双嘧达莫基本上不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双嘧达莫稳态的分布容积约92L,约99%的双嘧达莫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为a1-酸糖蛋白及白蛋白。

    (3)代谢及消除:双嘧达莫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最初的代谢物单葡糖醛酸代谢物,具较低的药物活性。在血浆中,药物总量的80%以药物原形存在,约20%以单葡糖醛酸代谢物形式存在。多数的葡萄糖醛酸代谢物(约95%)经肝脏排泄,已有证据表明其具肝肠循环。肾排泄原形药物可忽略,尿排泄葡萄糖醛酸代谢物也很低(约5%)。口服复方双嘧达莫缓释胶囊后的消除半衰期约为13.6小时。

    (4)特殊人群:

    老年患者:国外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健康人(>65岁)口服复方双嘧达莫缓释胶囊后,双嘧达莫血浆浓度(以AUC检测)比小于55岁的人的血浆浓度约高40%。

    2、阿司匹林:

    (1)吸收:单剂量口服复方双嘧达莫缓释胶囊(阿司匹林25mg和双嘧达莫200mg)后,约1.17±0.47小时达水杨酸血药浓度峰值,峰浓度为1614.07±234.13ng/ml。阿司匹林在肝及胃肠壁中水解成水杨酸,约50%~75%的给药剂量以阿司匹林原形药物达体循环。

    (2)分布:阿司匹林极少与血浆蛋白结合,分布的表观容积低(10L)。它的代谢物水杨酸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但呈浓度依赖型(非线性)。在低浓度时(<100mg/ml),约90%的水杨酸与蛋白结合。水杨酸在体内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乳汁及胎盘组织。水杨酸过量的早期信号,包括耳鸣,发生在血浆浓度接近200mg/ml时。

    (3)代谢和消除:阿司匹林在血浆中快速水解成水杨酸,半衰期20分钟。水杨酸在肝中结合主要形成水杨尿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及一些次要的代谢物。当毒性剂量时(10-20g),血浆半衰期可增加至20多小时。

    3、国外文献报道,口服复方双嘧达莫缓释胶囊后,乙酰水杨酸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半衰期为0.33小时。水杨酸半衰期为1.71小时。在低剂量时,半衰期约2~3小时。在高剂量时,水杨酸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消除速率与血浆浓度相关),半衰期为6小时或更高。原形药物的肾脏排泄依赖于尿液PH。当尿液PH值高于6.5时,游离水杨酸肾清除率从<5%增加到>80%。碱化尿液是处理水杨酸过量的关键方法。当治疗剂量时,约10%以水杨酸排泄,75%以水杨尿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排泄。特殊人群用药:

    (1)肝功能不全: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2)肾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 贮藏方法

    密封,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

  • 有效期

    18个月

  •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01172006。

生产厂家
--暂无厂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