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转移性肿瘤
脾转移性肿瘤(metastatic carcinoma of the spleen,MCS)又称脾脏转移瘤,是指起源于上皮系统(非造血系统)的肿瘤细胞通过血行、淋巴或直接侵犯的方式转移到脾脏形成的恶性肿瘤,临床较少见,转移性脾肿瘤的原发灶可以是全身各个器官。脾转移性肿瘤患者临床仅表现为原发病症状,仅在脾脏明显增大时,可产生左上腹肿块、腹痛、纳减、消瘦等征象,以左上腹肿块为多见。脾转移性肿瘤的预后与原发肿瘤有关,对于孤立性脾脏转移瘤,经脾切除后疗效较好,预后较好。若肿瘤已有广泛转移者,则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时机,预后较差,一旦发现应尽早治疗。

英文名称

metastatic carcinoma of the spleen,metastatic tumor of spleen

其它名称

脾脏转移瘤、脾脏转移性肿瘤、转移性脾肿瘤

相关中医疾病

积聚、癥瘕

遗传性

与遗传因素无相关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肿瘤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脾脏

常见症状

左上腹肿块、腹痛、纳减、消瘦

主要病因

全身各种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通过血道、淋巴或直接浸润而转移至脾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肝功能、肿瘤标志物、X线检查、超声检查、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检查、脾血管造影、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出现左上腹肿块、腹痛、纳减、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远期疗效的重要途径。

临床分类

根据病理学不同将脾转移性肿瘤进行分类:

1、结节型

脾转移性肿瘤结节型病理学可见一个结节或多个结节。

2、弥漫型

一般表现为脾肿大、脾充血、被膜紧张,与充血性脾肿大类似。

3、粟粒型

肿瘤组织呈灰白色的粟粒结核样,无明显肿块。

4、被膜型

肿瘤组织被膜增厚,淋巴管内瘤栓,部分瘤细胞侵入脾内。

流行病学

传染性

脾转移性肿瘤无传染性。

发病率

脾转移性肿瘤发生率约9%~16%,较淋巴结、肺、肝等脏器低,其中原发癌有广泛癌转移者约50%以上同时有脾转移。

好发人群

中年以上经产妇产后发病率较高,女性发病率可高于男性13倍,儿童期也有发生。

病因

总述

人体各部位癌肿主要以血行方式转移至脾脏,另外还有淋巴管转移和直接浸润。脾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灶可以是全身各个器官,其中肺癌、乳腺癌和胃癌为脾转移性肿瘤最常见的原发灶,其次是来源于胰腺、肝、食管、结肠等的肿瘤。

危险因素

1、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肺癌、乳腺癌和胃癌患者最易出现脾转移性肿瘤。

2、中年以上经产妇易出现脾转移性肿瘤。

症状

总述

脾转移性肿瘤临床常以脾外原发性癌肿所引起的症状为主要表现,脾本身的症状通常并不明显。当脾脏明显增大时,可产生左上腹肿块、腹痛、饱胀感、发热、贫血、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其中以左上腹肿块为主要表现,肿瘤患者出现脾转移时,多已有全身广泛转移。可有脾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胸腔积液、自发性脾破裂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1、腹部肿块

以脾肿大引起的腹部肿块并伴有疼痛为主。

2、压迫症状

脾明显肿大时可出现周围脏器受压的表现,如饱胀感、食欲不振等症状。

伴随症状

可伴有发热、贫血、食欲减退、消瘦等恶病质表现。

并发症

1、少数患者还可伴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胸腔积液。

2、少数病例因自发性脾破裂呈现急性腹痛、失血性休克。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左上腹肿块、腹痛、饱胀感、发热、贫血、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肝功能、肿瘤标志物、X线检查、超声检查、腹部CT扫描、磁共振(MRI)检查、脾血管造影、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

1、检查内容

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脾脏、腹部及全身淋巴结的触诊,通过触摸明确是否有脾大、压痛、腹水、皮肤黏膜异常、淋巴结肿大等异常情况。

2、检查结果

部分患者可触及脾脏轻度肿大,腹部压痛,或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脾转移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往往有明显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

2、肿瘤标志物检查

脾转移性肿瘤多伴有与原发肿瘤相应的肿瘤标记物的升高,如卵巢癌患者发现脾转移时,伴有肿瘤标记物CA125升高;消化道肿瘤脾转移伴有癌胚抗原(CEA)升高;肝癌脾转移多有甲胎蛋白(AFP)升高等。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脾转移性肿瘤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脾影增大、左膈升高等,钡剂造影检查可发现胃肠道受压移位。

2、超声检查

B超常对脾占位性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96.1%,可显示脾脏大小、区分肿瘤囊实性、了解肿瘤包膜等情况,且具有经济、方便、无创的特点,可作为诊断脾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3、腹部CT扫描

CT检查可显示脾周组织与临近脏器有无明显的转移性病变,能清楚显示病灶范围和毗邻关系并发现较小的转移性病灶,是目前诊断脾脏肿瘤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技术。脾脏转移瘤的CT表现为单个或多数结节状低密度区,边界不清。由于转移结节常含有坏死或液化区,可接近水的密度,形状不规则。CT增强后病灶内可见部分强化,坏死和液化区不增强,表现为混杂密度,可伴有或无脾肿大。

4、磁共振(MRI)检查

正常脾动脉粗细均匀,管壁光滑。脾转移性肿瘤MRI表现为脾内多发的不规则异常信号,病变边界清楚,偶尔可同时显示脾门、腹膜内或腹膜后肿大淋巴结。

5、血管造影

(1)操作方法:医生位于检查床旁,在患者腹股沟局部麻醉后将细针插入动脉中,然后通过细针将导丝插入血管中,通过导管注射含碘的造影剂,以显示脾脏的血管。

(2)检查意义:血管造影对诊断脾转移性肿瘤有极高的准确性,亦可用于不明原因的脾肿大及各类肿瘤的鉴别诊断。

病理检查

1、检查方法

在B超引导下通过细针穿刺抽吸部分病变组织,然后送去实验室做病理分析。既可明确诊断,又避免误伤,但因有肿瘤破裂出血及肿瘤播散的危险,一般慎用。

2、检查结果

脾脏转移瘤大多呈结节性,结节界限清楚,可单发或多发,脾脏各部分发生的几率相等。显微镜下细胞学变化与原发病灶相同。

诊断

诊断原则

脾转移性肿瘤的诊断需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脾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关键在于确定原发病灶,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细针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并证实转移灶的病理类型与原发癌相同。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脾囊肿、脾血肿、脾脓肿、脾错钩瘤、脾原发肿瘤等疾病。

诊断依据

1、有原发恶性肿瘤,并经病理证实。

2、B超发现脾占位病变,经剖腹探查病理证实。

3、B超动态追踪,开始为阴性,以后发现脾有占位病变。

4、B超发现脾占位病变,后经CT扫描检查证实脾占位病变伴有腹膜腔种植,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他部位有转移病灶。

5、临床上无感染和脾栓塞症状。

凡符合上述标准1、5,再加上2、3、4其中之一,除外原发肿瘤为淋巴类肿瘤者,均可诊断脾脏转移瘤。

鉴别诊断

1、脾囊肿

脾囊肿在超声图像上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均质、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区,后方组织回声增强;CT检查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影,静脉造影后不增强。一般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2、脾脓肿

脾脓肿主要表现为发热、左上腹痛和脾肿大,即典型的脾脓肿三联征,并且多数患者有左膈抬高伴左侧反应性胸膜炎,白细胞总数升高,B超和CT可显示不规则脓性病灶,可用于鉴别诊断。

3、脾血肿

脾血肿除脾肿大、左上腹隐痛外无其他表现,B超和CT亦无特征性改变,但脾血肿多为单发,并有外伤史。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4、脾错钩瘤

脾错钩瘤为良性肿瘤,其超声显示为脾内中等或偏强回声团,内部回声均匀,边界较清楚,周围可有低回声晕环;CT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但以低密度为主,边缘不清,增强后肿块内部明显强化,但不均匀,边缘仍不清楚。一般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可鉴别。

5、脾原发肿瘤

脾原发肿瘤多为恶性淋巴瘤和脾血管瘤,而脾转移瘤与恶性淋巴瘤不易区别,但前者大多发生在肿瘤广泛转移的晚期,原发肿瘤大多已明确诊断。另外,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脾转移瘤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治疗

治疗原则

脾转移性肿瘤的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去除病灶、改善临床症状及延缓病情进展。脾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应根据瘤体的情况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

可应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强的松等。

相关药品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强的松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是脾转移性肿瘤重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孤立性脾转移患者,若已有广泛转移者,手术治疗意义不大。

1、无其他部位的转移

(1)全脾联合原发灶切除:适用于原发灶未切除者。

(2)全脾切除术:适用于原发灶已切除者,疗效较好。

2、脾切除术

若合并脾功能亢进及自发性脾破裂,则需行脾切除术,若不及时手术,死亡率为100%。因此,对恶性肿瘤脾转移患者不明原因的内出血伴腹痛,应考虑到肿瘤自发性破裂的可能,并及早采取措施。

3、腹腔镜脾切除术

可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但会增加腹部切口的种植转移几率,临床一般应用较少。

放化疗

1、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是使用辐射性的高能量束,杀死癌细胞。治疗过程如同做影像学检查,一台特殊的仪器在患者周围移动提供能量束。

(1)脾转移瘤一经诊断,半数以上患者已有脾外器官转移,所以,放射治疗对此仅能起到姑息性治疗作用,减轻症状,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对于原发肿瘤切除后孤立脾脏转移瘤,因全身情况无法再次手术病例,行放射治疗则可收到良好效果。

2、化疗

化疗是采用细胞毒等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DNA或RNA合成,干扰细胞分裂,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无论是孤立脾脏转移还是全身广泛转移,都应当使用化疗药物治疗,化疗药物的选用应根据原发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而定。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脾脏恶性肿瘤属于“癥瘕”“积聚”的范畴,病在血分,重在活血,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则。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1、气滞血阻证

(1)症状: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并见,舌暗,苔薄,脉弦。

(2)治法:理气活血,消积散瘀。

(3)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2、瘀血内结证

(1)症状:腹部积块渐大,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纳谷减少,体倦乏力,面黯消瘦,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2)治法:祛瘀软坚,兼调脾胃。

(3)代表方:膈下逐瘀汤加减。

3、正虚瘀结证

(1)症状: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消瘦形脱,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或有出血,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2)治法:补益气血,化瘀消积。

(3)代表方: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以上均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治疗周期

脾转移性肿瘤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脾转移性肿瘤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脾转移性肿瘤一般临床很难治愈。若仅为孤立性脾转移时,经手术等综合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由于当脾转移时,大多有其他脏器的转移,故脾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多不理想,预后较差。

危害性

脾转移性肿瘤一般提示原发肿瘤已至晚期,多很快危及生命。

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治愈性

脾转移性肿瘤一般很难治愈。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根治性

脾转移性肿瘤一般很难根治。

生存周期

脾转移性肿瘤的生存周期与原发癌的恶性程度以及是否是孤立性脾转移相关。

日常

总述

脾转移性肿瘤患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应遵医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往往比较复杂,且波动较大,极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患者由于缺乏对本疾病的治疗、预后和康复相关知识,或者担心自己的疾病对家人、社会关系产生影响,因而会出现悲痛、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及朋友要做到多陪伴患者,尽量少谈论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转移对病情(如确诊结果、检查结果)的注意力。

(2)患者自身应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一定要调整心态,多想积极的方面,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3)对于情绪消极的患者可采取一些方法进行心理调整,如自我鼓励法、环境调节等。

(4)音乐疗法可减少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对紧张的生理反应,降低体内类固醇激素水平,从而提高免疫力。同时音乐语言具有暗示作用,引起心理、精神的共鸣,激发人们对生活的向往。音乐治疗一般每次20~30分钟,按患者自身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音乐。

用药护理

1、化疗用药期间要严格遵医嘱,不能私自停药、换药或增减药物剂量。

2、化疗药物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患者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出现频率和药物疗效,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随访,及时与医生沟通用药反应及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1、体位

术后睡姿保持为半卧位,有利于呼吸通畅以及引流,减轻腹部切口张力,缓解疼痛,减少炎症及腹胀。

2、病情观察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果发现伤口渗血或渗液过多,应通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防止切口感染。

3、活动

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旁活动,促进肠蠕动;预防血栓;预防压疮。

生活管理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整休息时间,不要熬夜。

2、正确认识疾病,避免精神紧张,保持乐观开朗、精神愉快。

3、可参加适量的健身运动。

复诊须知

1、遵照医嘱定期复诊。

2、复诊需要检查X线、B超、CT或磁共振等,以检查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是否进展等。

饮食

饮食调理

合理补充营养、适当节制饮食、注意饮食禁忌,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饮食规律

定时进餐,建议患者每天进食3餐(早餐、中餐、晚餐),两餐之间尽量不吃零食,晚餐不宜过饱。

2、饮食调理

注意适当补充营养与热量,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鸭、鱼肉),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柚子、葡萄、猕猴桃等)。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

不食或少食高剂量乳糖食物以及动物脂肪,如蛋黄、蟹黄、蟹膏、动物内脏、奶油、冰淇淋、牛油、猪油、鸡蛋及椰油或牛油制成的面包或饼干、五花肉、香肠、炸薯条、薯片、鱼卵等。

2、不食用烟熏、霉变、腌制的食物

烟熏、霉变、腌制的食物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预防

预防措施

脾转移性肿瘤多为其他肿瘤转移而来,因此积极预防及治疗原发肿瘤可减少脾转移性肿瘤的发生。

1、若患有肺癌、乳腺癌和胃癌等部位肿瘤,应当积极治疗这些癌症,早期接受治疗的话,能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若家族中有人患有肿瘤,其他家庭成员应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一年一次,发现异常时及时接受相关治疗。

3、日常中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参加一些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每天可以早上或者晚间进行慢跑、打篮球等运动,以增强自身抵抗力。另外,饮食有节、劳逸适度、情志舒畅,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若部分癌肿增大导致脾破裂,患者会突然间腹部剧痛、面色苍白,甚至休克,应尽快送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出现腹部肿块、腹胀、饭后饱满感。

2、伴有倦怠、乏力、贫血和消瘦。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或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若出现腹部肿块、腹胀、饭后饱满感,伴有倦怠、乏力、贫血和消瘦可到普通外科就诊。

3、对于需要放、化疗者,建议转诊至肿瘤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之前有做过检查吗?

4、您之前患过肿瘤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5、您之前患过其他脾脏疾病吗?

6、您家人或亲属有没有患肿瘤的?

7、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得了癌症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死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要不要手术?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适用药物
--暂无药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