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移行细胞癌
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现多称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是一种来源于膀胱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中老年,可发生于膀胱内任何部位,多见于膀胱三角区。具体病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等复杂多因素的结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尿、膀胱刺激征、排尿不畅等症状。本病的预后状况与肿瘤的分级和分期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

英文名称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

其它名称

膀胱尿路上皮癌

相关中医疾病

尿血、血淋、癃闭、癥瘕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肿瘤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膀胱

常见症状

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腹部肿块、疼痛、消瘦

主要病因

发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尿细胞学检查、尿膀胱癌标志物、血液肿瘤标记物、血液生化、超声检查、泌尿系统X线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膀胱造影、膀胱动脉造影、CT、磁共振成像(MRI)、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CT)、胸部X线、膀胱镜检查、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为恶性肿瘤,应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40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血尿或膀胱刺激征的患者,都应考虑到膀胱癌的可能,尽快进行详细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临床分类

1、根据肿瘤浸润的程度分类

(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又称表浅性膀胱癌,肿瘤分期为Tis、Ta、T1,肿瘤尚未侵及肌层,占膀胱移行细胞癌的70%~80%,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转移概率小,但复发率高,且有10%~30%的患者会发展为浸润性癌。

(2)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肿瘤分期为T2~T4,侵及至肌层,占膀胱移行细胞癌的20%~30%,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转移。

2、根据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分类

(1)低级别(Ⅰ级)尿路上皮癌:显微镜下见上皮大致整齐,细胞核的极向、大小、形状及染色质轻微变质,核分裂象不常见。

(2)高级别(Ⅱ、Ⅲ级)尿路上皮癌:目前使用的两级分类法将原先三级分类法中的移行细胞癌Ⅱ、Ⅲ级合并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Ⅱ级显微镜下可见结构紊乱,Ⅲ级结构完全紊乱,极向消失,多有病理性核分裂。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发病率

膀胱移行细胞癌占膀胱癌的90%以上,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发病趋势

本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好发人群

1、好发于中老年人。

2、男性发病率高。

3、好发于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和钢生产的人群。

4、好发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

5、有家族史者。

病因

总述

普遍认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明显的两大致病因素是吸烟与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此外,还与年龄、性别、药物、饮食、慢性感染与刺激、放疗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等复杂多因素的结果。正常的膀胱上皮由三到七层上皮组成,基底细胞层上方由一层或几层中间细胞构成,表层由伞状细胞构成,这些尿路上皮位于基底膜固有层上。而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上皮层细胞数增多,出现黏膜的乳头状突起,细胞极性缺失,细胞核增大,有丝分裂增加。可能的发病因素如下:

1、环境因素

(1)吸烟:约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危险率与吸烟的频率和时间成正比。故本病的发病也可能与吸烟相关。

(2)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约20%的膀胱癌由职业因素引起,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和钢生产,柴油机废气累积也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生风险。故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也可能使本病的发生风险上升。

2、基因与遗传因素

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者发生本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此外本病的发生与癌基因、抑癌基因有关。

危险因素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膀胱癌,膀胱癌的危险因素也可能导致本病发病风险增高。

1、年龄与性别因素

45岁以上发病率上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中老年及男性发病风险高。

2、药物因素

应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滥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药(10年以上)会增加本病的发病风险。

3、饮食因素

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消毒水、咖啡、茶叶、人工甜味剂等,是膀胱癌可能的致病危险因素。大量摄入脂肪、胆固醇、油煎食物和红肉可能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也可能导致本病发病风险上升。

4、慢性感染与刺激

膀胱的慢性感染,包括细菌、血吸虫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以及膀胱结石、留置尿管等长期刺激,可能会使本病发病风险上升。

5、盆腔放疗

子宫颈癌患者接受盆腔放疗,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风险增加。

症状

总述

膀胱移行细胞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血尿、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腹部肿块、疼痛等,部分患者可见消瘦,发生转移时可使多个脏器及组织受累,容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尿路梗阻、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贫血、恶病质等。

典型症状

1、血尿

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80%以上的患者可出现,尤其是间歇性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部分患者会排出血块或腐肉样组织,也有患者开始仅为镜下血尿。血尿出现的时间及出血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大小、数目等并不一致。

2、膀胱刺激征

即尿频、尿急、尿痛,约占10%,与广泛分布的原位癌和浸润性膀胱癌有关,尤其病变部位位于膀胱三角区时。

3、排尿困难

肿瘤较大、膀胱颈部位的肿瘤及血块堵塞可引起排尿不畅。

4、腹部肿块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可触及的下腹部包块,是局部进展性肿瘤的证据。

5、腹部疼痛

部分患者以腹部盆腔疼痛起病,与肿瘤进展程度相关。

伴随症状

1、全身表现

有些患者可能会伴随有体重下降,体型消瘦,面色苍白或萎黄。

2、癌细胞转移可使多个脏器及组织受累

(1)淋巴结转移: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

(2)骨转移:可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等。

(3)肝转移:可见右上腹肿块、肝区疼痛、黄疸、食欲减退、腹水等。

(4)肺转移:可见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

并发症

1、泌尿系感染

由于患者局部抵抗力下降和尿路阻塞,容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尿路梗阻

肿瘤较大、膀胱颈部位的肿瘤、肿瘤浸润输尿管口及脱落的癌组织与血块堵塞会引起尿路梗阻,发生尿潴留和肾积水。

3、肾功能不全

长期或严重的尿路梗阻,可能会引起肾功能不全,可见腰痛、恶心、呕吐等。

4、营养不良、贫血与恶病质

本病为恶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可能会并发营养不良、严重贫血与恶病质等。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如果发现血尿、排尿不畅、膀胱刺激征等症状,需要尽快就医。医生会先仔细询问病史与症状,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其次会结合患者情况选择性地建议做尿常规检查、尿细胞学检查、尿膀胱癌标志物、血液肿瘤标记物、血液生化等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泌尿系统X线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膀胱造影、膀胱动脉造影、CT、磁共振成像(MRI)、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CT)、胸部X线等影像学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和鉴别。为进一步明确肿瘤的性质与分级、分期,会要求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检查,也可能直接进行诊断性经尿道电切术(TUR)。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

1、总体观察患者营养状况,有无消瘦及贫血貌等。

2、部分患者腹部查体时可能有下腹部的包块和压痛。

3、有其他脏器转移的患者可能会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或右上腹肿块。

4、经直肠、经阴道指检和麻醉下腹部双合诊,可对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深度等进行了解。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反复尿沉渣中红细胞计数在高倍镜视野下大于5个,有发生膀胱癌的可能。伴有泌尿系感染时,可见尿中白细胞升高。

2、尿细胞学检查

膀胱癌诊断和术后随诊的主要方法之一,尿液中可能会发现脱落的肿瘤细胞。尿液标本采集可以自然排尿,也可以通过膀胱冲洗,提高诊断率。

3、尿膀胱癌标志物

可对尿液中多种尿膀胱癌标志物进行检测,包括癌胚抗原(CEA)、尿液膀胱肿瘤抗原(BTA)等,有助于疾病诊断。

4、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查

癌胚抗原(CEA)是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可见于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肿瘤,随着病情进展而升高。肿瘤相关抗原在膀胱癌患者血液中比正常人显著升高,尤其是浸润超过肌层的患者。

5、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生化中的肾功能检查,包括肌酐、尿酸、尿素氮等项目,可以辅助判断并发尿潴留与肾积水的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简便易行,无创无辐射,可作为初步筛查。可通过三种途径(经腹、经直肠、经膀胱)进行。经腹部超声可同时对腹部其他脏器进行检查;经直肠超声对膀胱三角区、膀胱颈、前列腺显示较清楚;经尿道膀胱内超声需要麻醉,但清晰度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肿瘤血流信号。

2、泌尿系统X线平片(KUB)

对浸润性肿瘤或并发上尿路肿瘤、肾积水等有应用价值。

3、静脉尿路造影(IVU)

有创检查,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X线摄片检查。IVU可以了解上尿路有无肿瘤及肾功能情况,若出现肾积水或肾脏显影不良,提示膀胱肿瘤侵犯同侧输尿管口。

4、膀胱造影

通过导尿管将造影剂注入膀胱后摄片,观察膀胱有无充盈缺损,膀胱边缘是否平整,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5、膀胱动脉造影

可清楚显示肿瘤血管情况,可提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有无向膀胱壁外生长。

6、计算机断层成像(CT)

在诊断膀胱肿瘤和评估浸润范围方面有一定价值,能发现>1cm的肿瘤,并且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其他脏器的转移及肾功能状况。

7、磁共振成像(MRI)

MRI检查对软组织显影优于CT,能更准确地判断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助于肿瘤的分期,辅助判断有无邻近组织、淋巴结、骨转移等。在肿瘤分期、检测有无骨转移时MRI敏感性高于CT。

8、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不作为常规检查,主要用于出现骨痛的患者,检查有无骨转移。检查时医生为患者静脉注射扫描剂,然后使用扫描仪器进行扫描。

9、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CT)

可较好的诊断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

10、胸部X线

可了解有无肺转移。

病理检查

是有创检查。膀胱镜检查及活检是诊断本病最可靠的方法。医生会在膀胱镜下对异常部位夹取少部分组织,对肿瘤和可疑病变进行检测,以明确病变性质、恶性程度等。

其他检查

1、膀胱镜检查

有硬性膀胱镜与软性膀胱镜两种,软性膀胱镜具有损伤小、相对舒适、视野无盲区的优点,有条件时可优先选择。检查中,医生将一根带有摄像头的长管子从尿道口进入,插入膀胱,观察病变情况。可以明确膀胱肿瘤的数目、大小、形态、部位及周围黏膜的异常情况,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2、诊断性经尿道电切术(TUR)

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膀胱内肿瘤样病变,在一定情况下,可省略膀胱镜检查,直接进行诊断性经尿道电切术,直接将肿瘤切除,并在术后将切除部分做病理检测,以明确肿瘤的诊断与分级、分期。

诊断

诊断原则

膀胱镜检查和活检是诊断本病最可靠的方法,仅依靠临床表现无法确诊。诊断过程中可能会进行尿常规、尿细胞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泌尿系统X线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膀胱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瘤的分级与分期,对治疗提供指导。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膀胱良性肿瘤、前列腺疾病、其他部位泌尿系肿瘤、膀胱鳞状细胞癌、非特异性膀胱炎、泌尿系结核及结石、放射性膀胱炎、子宫颈癌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膀胱良性肿瘤

均为膀胱内瘤样组织,超声检查容易造成误诊。但良性肿瘤一般边缘清晰完整,不侵犯膀胱壁,膀胱容量正常,膀胱扩张好。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平整、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可见出血、溃疡。二者通过CT、MRI、膀胱镜及活检可明确鉴别。

2、前列腺疾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均会引起排尿困难与血尿,肿块可突入膀胱,男性患者需进行鉴别。有时前列腺增生与膀胱癌可同时存在,一般经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改变,尿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膀胱镜检查、前列腺超声等可以进行鉴别。

3、其他部位泌尿系肿瘤

肾盂、输尿管、尿道等各部位的肿瘤都可见全程肉眼血尿,症状相似,尤其是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肿瘤和膀胱肿瘤的血尿十分相似,且这些肿瘤可同时存在。膀胱肿瘤的血尿可能伴有膀胱刺激症状,或影响排尿,血尿在开始和终末加重,可能有血块或腐肉样组织,一般通过尿路造影、超声、CT、MRI、膀胱镜可做出鉴别。

4、膀胱鳞状细胞癌

二者均为来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可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在临床表现中,膀胱鳞癌出现膀胱刺激症状的比例较高,部分患者以膀胱刺激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二者在膀胱镜下的所见相似,但鳞癌多为单发,主要依靠膀胱镜加活检进行鉴别,必要时可做多处黏膜活检,提高早期诊断率。

5、非特异性膀胱炎

二者均可见血尿与膀胱刺激征,非特异性膀胱炎偶也可见无痛血尿,需进行鉴别。非特异性膀胱炎多发于已婚女性,起病急,病程短,血尿突然发生,往往在膀胱刺激征之后或同时出现,尿中白细胞升高,可有细菌。而膀胱癌多为间歇性全程无痛肉眼血尿,慢性起病,病程长,中老年男性高发,可伴有排尿不畅、腹部肿块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膀胱内占位或者溃疡。二者通过尿常规、尿细胞学检查、超声、CT、MRI等可进行鉴别。

6、泌尿系结核

二者均可见血尿、消瘦,膀胱内的结核性肉芽肿有时可被误认为是膀胱肿瘤。结核病的血尿多为终末血尿,在长期尿频以后出现,一般尿量少,可伴低热、盗汗,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大,尿中能找到结核杆菌,结核性肉芽肿经活检可与肿瘤鉴别。

7、泌尿系结石

二者均可出现血尿,需进行鉴别。结石的血尿一般较轻,劳动后加重,可能伴有疼痛。膀胱结石可合并膀胱癌,结石的存在尤其是巨大结石和多发结石,可能会遮盖肿瘤,给诊断带来困难。超声、CT检查对二者的表现对比不确切,膀胱镜下有时也会因结石覆盖影响医生视野而漏诊。尿细胞学检查有提示作用,仔细的膀胱镜检查与进行多处活检可提高准确性。

8、放射性膀胱炎

二者均可有放射治疗的病史,均有血尿、膀胱刺激症状,膀胱镜检查均可见溃疡,需进行鉴别。放射性膀胱炎是子宫、卵巢、直肠、前列腺等盆腔脏器肿瘤放疗后引起,一般在放射治疗的同时或两年以内出现,偶可见到放射治疗10年~30年出现无痛血尿,膀胱镜检查可见黏膜毛细血管扩张,有时会出现溃疡及肉芽肿,随着炎症的吸收,黏膜上皮可再生并恢复正常。部分膀胱癌患者也会有盆腔放射治疗的病史,症状相似。可通过尿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膀胱镜及活检进行鉴别。

9、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容易侵犯膀胱,引起血尿,膀胱镜检查也与浸润性膀胱癌十分相似,部分女性患者可能会误诊。但子宫颈癌在血尿前先有阴道出血,经组织活检和妇科阴道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膀胱移行细胞癌治疗目的是延缓肿瘤发展进程、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改善生活质量,基本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作为辅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肿瘤分级、分期、大小、数目、复发性、全身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

不能被根治的膀胱癌患者往往面临疼痛、出血、排尿困难、上尿路梗阻等问题,支持治疗在这些患者中有重要意义。

1、上尿路梗阻

治疗方法包括肾造瘘、输尿管内支架、尿流改道。肾造瘘与尿流改道是解除上尿路梗阻的有效措施,输尿管内支架对患者生活影响小,但有时难以顺利置入并需要定期更换,而且也会出现堵塞、移位等意外状况。

2、出血和疼痛

对于出血首先要明确患者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出血可以选择尿道电凝或激光止血、膀胱灌注硝酸银或明矾、膀胱内注入福尔马林等方法治疗。放疗也具有一定止血止痛的效果。若各种方法均无法控制出血,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最后的选择。

药物治疗

1、抗感染

膀胱癌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可选择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匹美西林、阿莫西林、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等药物进行治疗。

2、靶向治疗

本类抗肿瘤药物可选择性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分子靶点,而对正常细胞影响小。常用药物有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相关药品

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匹美西林、阿莫西林、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手术治疗

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重要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TURBT是在膀胱镜下进行,应将肿瘤完全切除,直至露出正常膀胱壁肌层,但可能由于肿瘤残余造成肿瘤复发。根据患者情况,为降低复发率和肿瘤进展,部分患者需要行二次TURBT。

(2)经尿道激光手术:激光会对组织产生凝固及汽化作用,对肿瘤起到治疗效果。

(3)光动力学治疗(PDT):利用膀胱镜将激光与光敏剂结合的方法,需要通过静脉注入光敏剂,再通过膀胱镜导入光纤,用特殊的光照射膀胱黏膜,以破坏肿瘤及其血管。适用于膀胱原位癌、控制膀胱出血、肿瘤多次复发、不能耐受手术等情况。

(4)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于部分高危或免疫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切除膀胱,去除病灶。

(5)膀胱部分切除术:切除部分膀胱,但术后肿瘤的复发率及进展率高,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告知患者手术细节,与患者共同决定是否选择本术式。

2、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1)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能有效提高生存率,避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分为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开放手术需要开腹进行切除,腹腔镜手术只需在腹部钻几个孔,将腹腔镜与手术器械通过孔洞放进腹腔内进行手术切除。

(2)保留膀胱的治疗:保留膀胱的手术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与膀胱部分切除术。对于身体条件无法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保留膀胱手术。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选择手术方式,并辅以术后化疗与放疗,且术后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

3、尿流改道术

膀胱切除术后需要行尿流改道术对尿路进行重建,多在腹腔镜行膀胱切除术后,通过小切口在腹腔外行尿流改道术。将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为治疗的最终目标。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患者要求及医生手术经验,由医患双方共同决定手术方式。

放化疗

1、放疗

放射疗法是使用具有辐射性的射线,杀死癌细胞,治疗过程类似做影像学检查,一般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患者不愿意接受膀胱切除、或全身条件无法耐受手术、或肿瘤已经无法根治性切除时,可选用放射治疗或化疗、放疗联合。膀胱癌的放疗可分为根治性放疗、辅助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

2、化疗

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给药方式可以是口服、静脉注射,也有的是通过导尿管将药物灌注到膀胱内,进行局部灌注化疗。常用药物有塞替派、丝裂霉素C(MMC)、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THP)、羟喜树碱、顺铂(CDDP)、甲氨蝶呤(MTX)、长春碱(VLB)、吉西他滨、紫杉醇、阿霉素、卡铂、多西他赛、环磷酰胺等。

其他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药物诱导机体局部的免疫反应,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杀灭癌细胞。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可进行膀胱灌注免疫治疗,能够减少肿瘤复发,降低肿瘤进展,常用药物有卡介苗(BCG)、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2(IL-2)等。

治疗周期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周期一般较长,具体时间与肿瘤的分级分期、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病情程度、所选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因素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与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大小、复发时间及频率、肿瘤数目等因素密切相关。肿瘤分级、分期低的患者,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分级分期越高,预后越差。

危害性

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能会发展为肌层浸润性,恶性程度较高。

2、肿瘤分级、分期高的患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3、疾病本身及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与心理上的痛苦与负担。

4、本病为恶性肿瘤,病程迁延反复,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与消极情绪。

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需要积极就医。

治愈性

1、肿瘤分级、分期低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及时控制病情发展。

2、晚期患者一般很难治愈,需要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肿瘤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复发性

本病易复发。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率高。小部分患者复发后会进展为肌层浸润性。

转移性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转移概率较小,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容易发生转移。

1、淋巴转移

是膀胱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有些患者在早期就会发生,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盆腔淋巴结。

2、血行转移

多在晚期,主要转移至肝、肺、骨、肾上腺、小肠等脏器。任何其他器官都有可能被累及。

3、种植转移

可见于尿道上皮、腹部切口、切除的前列腺窝和腹腔等处。种植转移是膀胱癌术后发生复发的原因之一。

生存周期

生存周期与患者肿瘤分级分期、治疗方式、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关。

日常

总述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了解有无并发症、肿瘤复发与转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膀胱移行细胞癌是膀胱恶性肿瘤,影响生活质量与寿命,患者可能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出现抑郁、悲观的心理。

(2)治疗后复发率高,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常给患者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及精神上的压力,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与排斥心理,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2、护理措施

(1)患者应正视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可多向医生咨询相关知识,与病友多做经验交流,互相鼓励,必要时可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2)患者可多参加唱歌、阅读等文娱活动,转移注意力。

(3)家属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多理解、支持患者,调动患者积极性,劝导患者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1、伴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匹美西林、阿莫西林、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等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发生,服用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反应。

2、需要化疗的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后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常见的有:骨髓抑制,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毛发脱落;血尿;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并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患者可通过合理安排作息与饮食缓解不良反应,也可根据主治医生的建议通过其他药物来减轻副作用。

术后护理

1、预防感染

手术后的患者要注意伤口处的清洁干燥,遵照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

2、活动管理

鼓励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利于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有严重感染、出血或进行特殊手术的患者,不宜早期活动。

3、导尿管护理

术后可能会留置导尿管,要严格遵照医嘱妥善固定导尿管和尿袋,尽量避免导尿管的打折、弯曲,切勿自行提前拔管。期间患者需要多饮水,并及时观察尿液的颜色、尿量等情况。

生活管理

1、恐惧、悲观的心理会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疗效,患者应正确看待,不要过分担忧与恐慌,保持精神愉悦。

2、膀胱癌患者及术后容易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与清洁,大小便前后勤洗手,勤换干净内衣裤,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可用生理盐水进行清理。

3、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严格戒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与橡胶、染料、油漆、皮革、杀虫剂、柴油机废气等化工产品长期接触,从事相关化工产业的职业人员要注意做好劳动防护。

5、膀胱癌不宜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但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身体素质,缓解消极情绪。

病情监测

本病有可能复发或转移,手术治疗后也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检测自身症状变化,出现以下情况时警惕复发或转移,及时就医排查。

1、出现持续或反复的血尿、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症状。

2、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

3、在全身任何部位出现肿块。

4、出现持续性的骨痛、咳嗽、咯血等其他系统的症状。

复诊须知

本病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诊与随访,以及时了解病情发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具体的复查时间及检查项目请听从医生安排。

饮食

饮食调理

膀胱癌的发生与进展可能与饮食有关,且恶性肿瘤会消耗大量机体营养成分,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建议

1、腹部手术通常在术后2天~3天,待消化道动力恢复后开始进食,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改为半流质和普通饮食。病情严重者需在病情平稳后开始进食。若不能正常进食超过7天,需静脉补充营养物质。

2、增加液体摄入,多饮水。

3、营养应均衡,多吃优质蛋白(如瘦肉、奶、蛋、鱼、大豆等)及水果蔬菜、粗粮及纤维素等,尽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忌辛辣刺激食物,尽量避免大量摄入人造甜味剂、脂肪、胆固醇、油煎食物、红肉、豆类食品、咖啡等食物。

2、不要挑食,避免某一种营养成分的过度摄入。

预防

预防措施

对于本病目前尚缺乏有效预防措施,尚无有效疫苗。但可以控制危险因素来降低发病风险。

1、尽量减少与橡胶、染料、油漆、皮革、杀虫剂、柴油机废气等化工产品的长期接触,相关从业人员及密切接触者要做好劳动防护。

2、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严格戒烟。多饮水,避免憋尿。尽量减少人造甜味剂、脂肪、胆固醇、油煎食物、红肉、豆类食品、咖啡等食物的大量摄入。

3、既往有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感染、结石、尿潴留、留置尿管的患者,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癌变风险。

4、避免非那西汀、环磷酰胺等有致癌风险药物的滥用。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1、突发的剧烈腹痛,持续不缓解。

2、大量血尿。

3、严重的排尿困难,甚至完全无法排尿。

以上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出现血尿。

2、全身任何部位发现肿块,或伴有疼痛。

3、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症状。

4、体检时发现膀胱内占位。

5、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下降等。

6、出现全身任何部位的疼痛。

7、出现咳嗽、咯血、食欲减退等其他不适。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泌尿科或肿瘤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全身多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的衣物,方便检查。

3、可能会有抽血检查,需空腹。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小便时有不舒服的症状么?

4、您是什么工作?有长期接触过橡胶、染料、油漆、皮革、杀虫剂、柴油机废气等化学物质么?

5、您平时抽烟喝酒吗?

6、您之前做过什么检查么?

7、您以前有过泌尿系统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8、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9、您有泌尿系统疾病或其他肿瘤疾病的家族史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癌症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我必须手术么?手术治疗都有哪些选择呢?

7、我这个病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8、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适用药物
--暂无药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