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肺泡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又名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指的是肿瘤细胞沿着肺泡结构生长,没有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的肺部肿瘤,属于肺腺癌的一种。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性别、年龄、空气污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体重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英文名称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

其它名称

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肿瘤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体重下降、乏力、发热、胸痛

主要病因

尚不明确,可能与性别、年龄、空气污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肿瘤标记物检测、胸部X线、胸部CT、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骨扫描、PET-CT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细支气管肺泡癌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出现新症状及症状加重需要及时复查。

临床分类

1、基于病理学分类

(1)非黏液型(60%~80%):可见到Clara细胞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同时经常可以见到局部的间质增厚和淋巴管浸润,并可以见到多核巨细胞和嗜酸性小体。非黏液型BAC中可以见到不同程度的成纤维细胞增生。

(2)黏液型(20%~40%):BAC可见到杯状细胞和产黏液柱状细胞增生。这些肿瘤常常可见到大量的细胞外黏液,这些黏液向邻近肿泡扩展,与临床上所见到的肺硬化有关。

2、基于影像学分类

(1)孤立型(单个周围型结节)(38%)。

(2)多结节病灶型(3个以上病灶)(7%~25%)。

(3)肺炎型(37%~55%)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目前没有一个较好的办法获得准确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发病率。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的4%~30%。

发病趋势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比例近30年来明显增加,可能与医学技术提高、病理医生更多地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空气污染或病毒感染有关。

好发人群

1、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于女性,50%~70%的患者为女性。

2、本病的好发年龄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病因

总述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危险因素与其它肺癌并不相同,与吸烟的关系无明确结论。可能与性别、年龄、空气污染、病毒感染、肺实质损伤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

1、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包括室外大环境污染和室内小环境污染。各种农业、工业废气、粉尘和汽车尾气等,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和心肺疾病死亡率的上升。室内污染,例如室内烹饪燃烧的烟煤,会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导致肺癌发病率升高。

2、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风险增高。有研究发现细支气管肺泡癌与Jaagsiekte羊反转录病毒(JSRV)有关。

3、肺实质损伤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实质损伤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比如肺脓肿、肺纤维化、肺结核等。

危险因素

女性患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风险,其机制可能与激素作用有关。

症状

总述

细支气管肺泡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本病征象。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体重下降、乏力、发热、胸痛等症状。

典型症状

1、咳嗽、咳痰

常见的症状,早期常表现为刺激性咳嗽。

2、咯血

由于肿瘤组织血管常较为丰富,部分患者肿瘤坏死可出现痰中带血,如果肿瘤侵蚀较大血管,可引起咯血。

3、体重下降、乏力、发热

肿瘤可能引起消耗、食欲不振,导致患者出现乏力伴体重下降。发热以间断中、低热多见,合并感染时可有高热。

4、胸痛

肿瘤侵犯壁层胸膜、肌肉神经或骨组织时,会出现持久且位置固定的胸痛。

伴随症状

进一步进展,会出现颅内转移、骨转移、肝转移、肾上腺转移等。

1、颅内转移

常出现头痛、呕吐、眩晕、复视、运动不协调、偏瘫及癫痫发作,有时还会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和视觉障碍。

2、骨转移

会出现局部的疼痛和压痛。如果脊柱转移,压迫或侵犯脊髓,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及瘫痪。

3、肝转移

可出现肝区的疼痛,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和消瘦。

4、肾上腺转移

可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皮肤色素增加、腋毛脱落、血压低等表现。

并发症

1、阻塞性肺炎

如果肿瘤增大影响到痰液引流,可继发阻塞性肺炎。

2、上腔静脉综合征

肿瘤或转移的淋巴结压迫、侵犯上腔静脉,因血液不能顺畅回流,会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为面部、颈部及上肢肿胀和颈胸壁静脉怒张。

3、膈肌麻痹

肿瘤侵犯膈神经而致其麻痹,可表现为顽固性呃逆、胸闷、气急,还可引起膈肌升高、运动消失或呼吸时的反常运动(吸气上升、呼气下降)。

4、胸腔及心包积液

肿瘤侵犯或转移至胸膜和心包,会引起胸腔及心包积液,多表现为胸闷、胸痛、心动过速和心前区心音减弱。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咯血、体重下降、乏力、发热、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血常规、痰细胞学检查、胸部X线、胸部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检查、骨扫描、PET-CT检查、病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

1、胸部查体

医生可能会采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方法对患者的胸部进行查体。患者可能出现肺部呼吸音的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喘鸣音。

2、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

医生可能会对全身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外侧区、颈前区、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区、腹股沟、腘窝)进行触诊,即用手指指腹紧贴检查部位的皮肤,由浅入深滑动触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淋巴结的肿大。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合并感染的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升高。

2、痰细胞学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痰液进行涂片检查,观察其中是否包含癌细胞。

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可发现单发或多发的结节、双肺弥散的粟粒样病灶或是大片状炎性浸润影。

2、胸部CT

胸部CT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治疗后随诊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检出直径仅2mm的微小结节及隐秘部位的肺癌。

3、磁共振成像(MRI)

可以了解胸壁或纵隔受侵情况、判断有无椎体的转移,还可作为肺癌术前或初治分期前的常规检查。

4、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常用于检查腹部重要器官有无转移,也用于锁骨上窝及腋下等浅表部位淋巴结的检查。

5、骨扫描

骨扫描是判断骨转移的常规检查,是筛查骨转移的首选方式。

6、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

PET⁃CT是诊断肺癌、分期与再分期、放疗靶区勾画、评估疗效和预后的最佳方法之一。

病理检查

医生会根据肿块的部位选择合适的病历检查方式。最常用的是在CT或B超引导下经胸壁肺穿刺。医生会在CT或B超引下,采用穿刺针取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切片组织学观察,来得到病理学诊断。可以明确病变性质。

诊断

诊断原则

病理学检查是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的重要依据。诊断过程中,医生会依据病史、症状及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结果、病理学结果等综合进行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排除肺结核、肺炎、肺部良性肿瘤、肺转移瘤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肺结核

肺结核多见于年轻患者,影像学显示病灶边界清楚,密度较高,有时可见钙化点,病变在较长时间内无变化。粟粒型肺结核需和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相鉴别。粟粒型肺结核患者常有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但无呼吸道症状,影像学上病变为细小、分布均匀、密度较小的粟粒样结节。通过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结核菌素实验等可鉴别二者。

2、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的炎症,起病急,先表现为寒战、高热等毒血症状,然后产生呼吸道症状,抗生素治疗病灶吸收迅速。但当出现反复迁延不愈的局限性肺炎时,应考虑肺癌可能。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等有助于鉴别二诊。

3、肺部良性肿瘤

肺部良性肿瘤包括错构瘤、软骨瘤、瘤样改变的炎性假瘤等。这类病变有时不易鉴别,需要做病理学检查。

4、肺转移瘤

患者有原发的恶性肿瘤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除了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原发病灶外,病理检查也可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是治愈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唯一办法,要求完全切除。对完全切除术后的单纯细支气管肺泡癌,不推荐辅助化疗和放疗。不可手术或手术后复发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进行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中,有一部分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基因突变有关,目前有专门针对这种突变的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不同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作用效果不同,女性、非吸烟者及亚洲人效果较好。靶向药物可以杀灭癌细胞,且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损伤或损伤较小。

相关药品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手术治疗

1、手术原则

包括完整地切除肿瘤、保证切缘阴性、系统地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对除最早期和最晚期以外的所有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

2、手术方式

解剖性肺切除是标准术式,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医生会根据肿瘤情况切除一部分肺组织,同时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局限性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医生一般会选择肺叶切除。一些弥漫性或多病灶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医生可能会选择全肺切除或双肺叶切除。

3、手术路径

医生可能会选择开胸或胸腔镜等微创手术路径。

4、术后并发症

术后可能出现肺炎、肺不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并发症,术后出血、伤口感染等。

放化疗

1、放疗

放疗使用辐射性的高能量束,杀死癌细胞。治疗过程如同做影像学检查,一台特殊的仪器在患者周围移动提供能量束。局部复发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可以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辅助化疗及靶向药物。放疗后可能会出现放射性炎症、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适。

2、化疗

化疗是指通过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化疗药物可以口服或者通过静脉使用。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可以考虑化疗为一线治疗方案。目前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如卡铂、顺铂、洛铂,其他药物如培美曲塞、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等。

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治疗周期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与患者病情、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取得良好预后。病情重、身体情况差的患者可能预后不佳。

危害性

1、患者手术后切除一部分肺组织,可能会出现肺不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影响日常生活。

2、若治疗不及时,肿瘤进展,可能会出现多个脏器的转移,甚至危及生命。

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治愈性

部分患者可通过手术治愈,比如小于2厘米的孤立型非浸润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复发、转移,预后较差。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复发性

本病有可能复发。

转移性

肺癌进展,会出现颅内转移、骨转移、肝转移、肾上腺转移、淋巴结转移等。

生存周期

国外报道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即生存期超过五年的患者占)48%~69%。我国报道的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36%~42%。孤立型的单纯细支气管肺泡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90%~100%。

日常

总述

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患者在刚得知肿瘤诊断时,会由于对肿瘤的恐惧,而感到震惊、愤怒,甚至否认疾病。

(2)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可能会对治疗的痛苦和并发症产生害怕的情绪。

(3)患者病情迁延难愈,由于担心预后和治疗费用,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2、护理措施

应当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措施。

(1)家属应选择适当地时间向病人吐露真相。患者对疾病感到震惊、恐惧或愤怒时,家属应该引导患者表达内心感受,纠正其感知错误,引导患者正视现实。

(2)患者需要提前了解手术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当对治疗的痛苦和并发症感到害怕时,家属应多给予患者感情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照顾,使其有安全感。

(3)患者感到焦虑和抑郁时,家属应当多陪伴患者,引导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用药护理

服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如白细胞下降,肾损害如水肿,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如周围神经炎、麻痹性肠梗阻,因此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血生化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诊咨询,不能自行随意停用药物。

术后护理

1、患者应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当患者意识恢复且无恶心现象,拔除气管插管后即可开始饮水。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开始进食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若病人进食后无任何不适,可改为普通饮食。

3、根据医嘱进行早期下床活动。麻醉清醒后,可在床上活动,如四肢主动活动,抬臀及间歇翻身。术后第1日,生命体征平稳后,家属可协助病人从床上坐起,坐在床边双腿下垂或床旁站立移步,并主动运动肩、臂。术后第2日,可扶患者围绕病床行走3至5分钟。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

生活管理

1、适度锻炼

出院回家后数周内,根据医生的指导坚持进行腹式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进行肩、臂的锻炼。逐步增加运动量,直至恢复至正常水平。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出院后半年内禁止重体力活动。

2、注意保暖

适当增减衣物,预防感冒,以防引起肺炎等疾病。

3、保护肺部

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应及时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雾霾、沙尘暴等天气时减少外出。如需要外出则要做好防护措施。

病情监测

细支气管肺泡癌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做了根治手术的患者,亦应随时监测自身症状变化,当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治愈后或病情稳定后,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警惕复发或转移,及时就医排查:

1、持续或反复的呼吸系统表现,如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等。

2、明显的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全身表现。

3、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警惕淋巴结转移。

4、出现头痛、呕吐、眩晕、视觉障碍等症状,警惕脑转移。

5、出现骨头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警惕骨转移。

6、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消瘦、肝区疼痛等,警惕肝转移。

7、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皮肤色素增加、腋毛脱落、低血压等,警惕肾上腺转移。

复诊须知

随访复诊的主要目的是更早发现肿瘤复发并及时干预处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患者要遵医嘱定期复诊,由专业医师评估病情的转归。

1、接受手术切除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术后1~3年,3~6个月随访1次。之后1年随访1次。

2、局部晚期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放化疗后,1~3年,3~6个月随访1次。4~5年,6个月随访1次。5年以上,1年随访1次。

3、晚期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全身治疗结束后,如果症状稳定或无症状,每8~12周随诊1次。出现新症状或症状加重,立即就诊。

饮食

饮食调理

患者应摄入身体所需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帮助身体恢复。可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

饮食建议

1、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以保证营养。

2、以清淡细软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的发生。

饮食禁忌

1、禁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胡椒、韭菜、山芋等。

2、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过度节食。

预防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能减少疾病发生。可通过定期检查及早发现疾病。

1、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X线普查,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或咳血痰者,应提高警惕,作进一步检查。

2、注意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新,尽量避免居住或工作于布满灰尘、烟雾及化学刺激物品的环境。

3、不吸烟,减少吸入二手烟。

4、均衡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1、突然咯血,伴头晕、面色苍白。

2、出现严重的喘鸣、胸闷、气急。

以上均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反复的刺激性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等症状。

2、长期出现胸闷喘憋,伴胸痛等症状。

3、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乏力、发热。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肿瘤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胸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胸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若考虑进行胸部CT检查,注意检查前摘去身上的金属饰品。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尤其是近期做过胸部的影像学检查,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最近体重有明显的变化吗?食欲及大小便怎么样?

3、您近期做过什么胸部的检查吗?结果是什么样的?

4、您以前有什么肺部的疾病吗?

5、您家里人有得肿瘤的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会什么会得这个病?

2、我要做什么检查?

3、我要做手术吗?

4、治疗效果怎么样?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5、治疗期间我需要注意什么?

6、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适用药物
--暂无药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