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中医疾病
子宫内膜癌发病部位
子宫主要病因
痰浊湿热瘀毒,蕴结胞宫,阻塞经脉,损伤冲任病因
1、痰湿结聚
素体脾虚,水湿内蕴,湿聚成痰,流注下焦,结聚胞宫,日久成癥。
2、湿热瘀毒
素体湿盛,或肝旺脾虚,湿蕴化热,积之成毒,湿热邪毒互结胞宫为患。
3、肝肾阴虚
素体阴虚,或年老肾亏,阴虚内热,积热成毒,热毒内侵,蕴结胞宫。
4、脾肾阳虚
素体亏损,肾阳虚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阳气不足,血脉涩滞,痰瘀互结,聚积胞宫。
症状
1、症状
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以下症状
(1)阴道流血
绝经后阴道流血,占65%-70%,未绝经女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
约占25%,呈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呈脓血性,恶臭。
(3)下腹疼痛及其他
宫腔积血或积脓时可引起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痛,癌肿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时可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恶病质。
2、体征
早期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晚期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可有触痛,有的可扪及转移结节或肿块。
检查
1、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分析子宫内膜及肌层,对判断子宫内膜癌是否有肌层浸润,及浸润的程度有较大价值。典型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图像为出现宫腔实质不均匀回声区,或宫腔线消失,肌层内有不均回声区。磁共振成像(MRI)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可用于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间质浸润情况。计算机体层成像(CT)可协助判断有无子宫外转移。
2、诊断性刮宫
是常用且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如果临床或影像学检查怀疑有宫颈转移,或为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管腺癌,可行分段诊刮。组织学检查是子宫内膜癌的确诊依据。
3、宫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宫颈管内有无癌灶及其大小、部位,并可对可疑部位取材活检,有利于发现早期癌变。
4、子宫内膜抽吸活检
方法简便,国外报道其诊断性与诊断性刮宫相当。
5、血清CA125测定
子宫外转移者血清CA125值会升高,但大量研究认为,CA125水平不能准确反映内膜癌的进展程度。
诊断
1、病史
有月经紊乱史、绝经后阴道流血,或有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因素,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等,或有长期应用雌激素、他莫昔芬或雌激素增高病史,或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
2、临床表现
具有前述临床表现者。
3、体格检查
早期患者可无异常体征。但很多患者同时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长期出血患者可继发贫血;合并宫腔积脓者可有发热;晚期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下肢水肿或出现恶病质状态。晚期患者可于锁骨上、腹股沟等处触及肿大或融合的淋巴结等转移灶。
4、妇科检查
早期患者常无明显异常。宫颈一般无特殊改变,如果癌灶脱落,有时可见癌组织从宫颈口脱出。子宫可正常或大于相应年龄,合并肌瘤或宫腔积脓时,子宫可有增大。晚期宫旁转移时子宫可固定不动。有卵巢转移或合并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时卵巢可触及增大。
1、病史
有月经紊乱史、绝经后阴道流血,或有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因素,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等,或有长期应用雌激素、他莫昔芬或雌激素增高病史,或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
2、临床表现
具有前述临床表现者。
3、体格检查
早期患者可无异常体征。但很多患者同时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长期出血患者可继发贫血;合并宫腔积脓者可有发热;晚期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下肢水肿或出现恶病质状态。晚期患者可于锁骨上、腹股沟等处触及肿大或融合的淋巴结等转移灶。
4、妇科检查
早期患者常无明显异常。宫颈一般无特殊改变,如果癌灶脱落,有时可见癌组织从宫颈口脱出。子宫可正常或大于相应年龄,合并肌瘤或宫腔积脓时,子宫可有增大。晚期宫旁转移时子宫可固定不动。有卵巢转移或合并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时卵巢可触及增大。
1、异常子宫出血(AUB)
主要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排卵障碍及子宫内膜局部异常所致的AUB相鉴别,可借助B型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剖宫术和活组织检查等明确诊断。
2、萎缩性阴道炎
主要表现为血性白带。B型超声检查宫腔内无异常发现,治疗后可有效。必要时可先抗感染治疗,再行诊断性刮宫。
3、内生型子宫颈癌、子宫肉瘤及输卵管癌
三者均可发现阴道排液增多或不规则出血。内生型子宫颈癌,可有宫颈管变粗、硬或呈桶状。子宫肉瘤可有子宫明显增长、质软。输卵管癌以间歇性阴道排液、阴道流血、下肢隐痛为主要症状,可有附件包块。分段诊刮及影像学检查可协助鉴别诊断。